“文传心旅 自我镜鉴” | 文学与传媒学院组织开展辅导员团辅交流活动

2025年3月29日   点击人次: 21   

为促进学工队伍沟通交流,凝聚辅导员团队力量,持续推进师生生涯规划教育工作,文学与传媒学院于3月28日组织开展“文传心旅,自我镜鉴”辅导员团辅交流活动,本次活动由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、译路生花生涯工作室张芳老师带领,文学与传媒学院辅导员参与。

活动伊始,全体成员被分成三组,每组队员都需要在纸上画下自己的手印。然而,这可不是简单的涂鸦,一个团队的手印要巧妙地连成一幅画,并且这幅画必须表达一个主题故事,生动体现出团队的独特特质。一时间,大家围坐在一起,热烈讨论着创作思路。有的团队以 “追光” 为主题,用手印组成一道光;有的团队围绕 “强强联手”,将手印连接成一个大圆。在欢声笑语中,团队的凝聚力在创意的碰撞中悄然萌芽。



一幅主题突出的画作,必然是各元素之间要有联系,恰如队员之间的关系。在无言语交流的团队接力画活动中,第一个动笔的队员是最容易下笔也是最难下笔的,万事开头难,只要第一笔开始了,后续的队员就会跟上。这个活动考验了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度和配合度。有的团队画的是校园生活场景,从教学楼到操场,再到图书馆,每一笔都传递着对校园的热爱;有的团队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色,从春暖花开到匆匆青山,默契地完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。这个活动不仅考验了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度,更让大家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中无声沟通的强大力量。



随着活动的推进,“自我面面观” 环节将氛围推向了新的高潮。队员们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传递,每个人都要分享自己的三句话经历,后续的队员则需要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复述和补充。从学习生涯的难忘瞬间,到工作中的挑战与成长,再到生活里的温馨故事,大家敞开心扉,真诚交流。随着一轮又一轮的传递,直到最后一个人能够完整讲述出团队每个人的经历,不仅让彼此之间有了更深入的认知,还增进了同事间的感情,仿佛为团队关系注入了一股暖流,让大家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。



一条条精心绘制的生命鱼骨图,成为了大家回顾与展望的独特载体。在鱼骨图上,“背上的骄傲” 记录着至今所拥有的幸福时刻,比如成功举办的一场活动、帮助学生解决的一个难题;而 “肚皮上的刺” 则代表着曾经的遗憾,可能是一次错过的机会、一个未完成的目标。通过梳理这些,大家对自己的人生轨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。同时,每个人也开始思考:如果自己是这条鱼,未来将游向何方?有人计划在专业领域深耕,有人希望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,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。生命鱼骨图就像一盏明灯,照亮了大家前行的道路。



活动的最后,来到了充满启示的 “乔哈里窗” 环节。在四象限的展示中,“开放区” 和 “盲目区” 在队员们的互相交流中逐渐清晰起来。大家坦诚地分享自己眼中他人的优点与不足,对于优点,毫不吝啬地给予肯定认同;对于可能存在的误会,也有了及时解释的机会。通过这个环节,每个人都收获了一份珍贵的 “礼物”—— 从他人视角看到了一个更全面的自己,为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。

此次“文传心旅,自我镜鉴”辅导员团辅交流活动,在轻松愉快又富有深度的氛围中圆满结束。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,不仅增强了辅导员团队的凝聚力与默契,还为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。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,文学与传媒学院的辅导员团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、更加紧密的协作,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。


-END-

文稿来源 | 西译文传院

排版 | 张琬玥

审核 | 张逸琨